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非我族类
今天清假,回报馆清电邮却收到急待翻译的葡萄酒稿,就这样用掉我写blog的时间。
只好取用一则现成稿。
前几天《我报》做异族通婚专题,找我做访问,后来由我自己写了这则第一人称经历。
关于我和巴特尔的故事,其实已经是老掉牙了。
当年因为结婚得相当快速,而且蒙古人在新加坡算是稀有品种,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新加坡女婿、外国新郎、长途恋爱、新移民……不同报刊制作不同专题,都曾找上门来访问。
这一次,却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属于“异族通婚”的类别。
其实,巴特尔除了小学使用蒙语,中学以后都只读中文,官方证件上用的是汉族名字。而且为了谋生方便,年纪越大越从偏远的草原往内移居到汉人居多的城市。
就像泰国华人讲泰语、取泰国名字,华语和华文名字只在亲友之间使用,生活在泰国人当中非常自在。
泰国华人与泰国人结婚,算是异族通婚吗?
华人与汉化了的蒙古人结婚,同样没有异族感觉。
种族、国籍、身份……也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标签。
异族同婚的专题,突然把我牵扯在内,不由地有些诧异。
巴特尔是蒙古人,我们结婚已经7年,从来没有想过,这也称得上是异族通婚?
巴特尔长时间在内蒙古成长、工作,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说的是华语,写的是华文。蒙古语对于巴特尔来说,已经是非常遥远的童年语言(就像我们的方言?)。
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异族通婚的感觉是很淡很淡的。
交代一下我们的故事,也就是某年某月的一次旅行中偶然认识,然后互相通信,就这样成为朋友,到了一定的时候,巴特尔决定到新加坡来尝试生活,适应以后就成为新加坡女婿。
对我来说,结婚前后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巴特尔来说,从辽阔的草原来到小小的岛国,不能说完全不需要任何调适。
气候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来到新加坡的第一天还是12月份,内蒙古正是零下数十度的天气,一下飞机变成30度的热带,整50度的差异,把他整个人都吓坏了,一直躲在冷气房里不愿出门……
饮食方面,蒙古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来到我们家,口味清淡,而且不吃牛羊肉,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幸好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吃羊肉、喝牛奶,新加坡也可以买到,也许味道不尽相同,但毕竟也是聊胜于无。
起居饮食方面的调适,都只是生活上的小问题。相对来说,语言、宗教、习俗只要没有太大的差异,生活上都不至于会有太大的问题。
基本上,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穿什么,他也穿什么。以至于在工作上,我从事媒体业,他也进入同一行(巴特尔现为《源》杂志主编)。
骑马、摔交,在这个城市里已派不上用场。蒙古袍、马头琴,收藏在政府组屋的储藏室里充当家乡回忆。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要我配合他的习惯,到偏远城镇或遥远草原里过另一种生活,肯定就不是这么顺利。
相比之下,游牧成性的蒙古人,住在天涯海角都能够很快适应。蒙古人崇尚自然,心胸也比较开朗宽阔,对于其他种族、不一样的民族性、不一样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都能够有较大的包容心。
从这一方面来看,比起其他的异族通婚夫妇,我是比较幸运的。
只好取用一则现成稿。
前几天《我报》做异族通婚专题,找我做访问,后来由我自己写了这则第一人称经历。
关于我和巴特尔的故事,其实已经是老掉牙了。
当年因为结婚得相当快速,而且蒙古人在新加坡算是稀有品种,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新加坡女婿、外国新郎、长途恋爱、新移民……不同报刊制作不同专题,都曾找上门来访问。
这一次,却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属于“异族通婚”的类别。
其实,巴特尔除了小学使用蒙语,中学以后都只读中文,官方证件上用的是汉族名字。而且为了谋生方便,年纪越大越从偏远的草原往内移居到汉人居多的城市。
就像泰国华人讲泰语、取泰国名字,华语和华文名字只在亲友之间使用,生活在泰国人当中非常自在。
泰国华人与泰国人结婚,算是异族通婚吗?
华人与汉化了的蒙古人结婚,同样没有异族感觉。
种族、国籍、身份……也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标签。
异族同婚的专题,突然把我牵扯在内,不由地有些诧异。
巴特尔是蒙古人,我们结婚已经7年,从来没有想过,这也称得上是异族通婚?
巴特尔长时间在内蒙古成长、工作,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说的是华语,写的是华文。蒙古语对于巴特尔来说,已经是非常遥远的童年语言(就像我们的方言?)。
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异族通婚的感觉是很淡很淡的。
交代一下我们的故事,也就是某年某月的一次旅行中偶然认识,然后互相通信,就这样成为朋友,到了一定的时候,巴特尔决定到新加坡来尝试生活,适应以后就成为新加坡女婿。
对我来说,结婚前后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巴特尔来说,从辽阔的草原来到小小的岛国,不能说完全不需要任何调适。
气候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来到新加坡的第一天还是12月份,内蒙古正是零下数十度的天气,一下飞机变成30度的热带,整50度的差异,把他整个人都吓坏了,一直躲在冷气房里不愿出门……
饮食方面,蒙古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来到我们家,口味清淡,而且不吃牛羊肉,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幸好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吃羊肉、喝牛奶,新加坡也可以买到,也许味道不尽相同,但毕竟也是聊胜于无。
起居饮食方面的调适,都只是生活上的小问题。相对来说,语言、宗教、习俗只要没有太大的差异,生活上都不至于会有太大的问题。
基本上,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穿什么,他也穿什么。以至于在工作上,我从事媒体业,他也进入同一行(巴特尔现为《源》杂志主编)。
骑马、摔交,在这个城市里已派不上用场。蒙古袍、马头琴,收藏在政府组屋的储藏室里充当家乡回忆。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要我配合他的习惯,到偏远城镇或遥远草原里过另一种生活,肯定就不是这么顺利。
相比之下,游牧成性的蒙古人,住在天涯海角都能够很快适应。蒙古人崇尚自然,心胸也比较开朗宽阔,对于其他种族、不一样的民族性、不一样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都能够有较大的包容心。
从这一方面来看,比起其他的异族通婚夫妇,我是比较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