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9, 2007

虚心向学

 第一次正式学游泳是在初院,包括在学校的体育课内。
 但是一节课只有一小时,还要走到学校对面的泳池,减去热身、冲凉、换衣的时间,下水不到几分钟就要上岸,感觉像白忙一场。
 上了几次课以后,为了省事,常常不去上课。
 体育课可以补上,补课不需游泳,草场上跑跑更加简单方便。
 一个学期后换了其他运动,游泳学习也就告一段落。
 上了大学,终于有自己的校园泳池。
 那时候也比较好奇好动,什么都想参加。
 校园里有各种水上运动都是以前没有试过,参加条件都是必须要会游泳。
 有了推动力,泡在池里偷师,参考俊男美女优雅姿态。 
 请朋友指点,练习正确动作。
 手脚动作都做对了,就是无法同时活动,并且抬头呼吸换气。
 大学四年很快也过去,工作以后很长时间不沾水。
 直到同辈朋友当中有人购置公寓,偶尔到朋友家里去玩。
 眼看着下一代的小朋友都已经学会游泳了,我还停留在同一阶段。
 肢体动作还是不能协调,开发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猛吸一大口气,在水底努力向前,不需顾虑换气。
 这个游法倒是可以游一小段,聊以自慰。
 自欺欺人不知多少年,这一回终于从头开始。
 三个月课程,能不能持之以恒?能不能真的学会?
 12个星期后,自有分晓。

Thursday, June 28, 2007

少壮不努力

 学游泳,应该是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该做的事,一把年纪了才赶着要做,颇有几分“少壮不努力”的自责。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泳池,唯一的学习指示只是“用力踢水”。
 大人说,多喝几口水自然就能会,不需要刻意去学。
 但我一直都小心翼翼,没有喝到池里的水,也就一直没有学会。
 就像踏脚车一样,要靠自己感觉摸索,跌了几次自然就能学会。
 小时候家里有一辆脚车,天天到屋子后面练习。
 果然有一天跌跌撞撞,终于就能够上路。
 但是游泳不在自家后院。
 游泳要到泳池,要跟着大人,时间上较受限制。
 一次次没有学会,已到了回家的时间。
 一年年没有学会,也就错过童年。

Wednesday, June 27, 2007

从头做起

 排除所有不切实际的目标。
 开始运动第一步:报名参加报馆开办的游泳班。
 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参加Sports Club的活动。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伴,都已经不是理由。
 其实长久以来都想要好好把游泳学会。
 只是身边的人都说,游泳很容易,多游几次就会。
 就这样游了几十年,还是不会。
 能游和会游不一样。
 我的游法,在浅池里能够向前游动,一到脚不及地的深水马上恐慌。
 当然也就无法参加任何水上活动。
 总是想着练多几次就会,但是往往只在旅行才想到进入泳池,一年能有多少机会“多练”。
 这一次,报了名交了学费,一步步跟着老师从头学起。
 呼—吸—呼—吸—
 吸—呼—吸—呼— 

Tuesday, June 26, 2007

试用期

 一个星期的健康生活,有如健身中心流行的trial session。
 试试健康感觉,然后恢复原状。
 一星期推掉饭局,也只不过是把饭局从上星期推到这个星期。
 该吃的躲不了,说起来有点自欺欺人。
 有时因为工作,有时是因为私交,更多时候是半公半私。
 邀约的人总是会说:反正也是要吃饭的。
 吃饭总不能天天鹅肝,但盛情之下不吃也不是办法。
 运动是唯一的方案,把囤积的营养耗掉,腾出位子再吃下一餐。
 但是没有运动已经十多年了,全身筋骨关节都生锈。
 而且即使是日行万步,也只能消耗200-300卡路里。
 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与毅力,才能把餐餐大鱼大肉都消耗?

Monday, June 25, 2007

健康过日子

 呼吸着星期一的空气,告诉自己要继续健康。
 前阵子身体状态欠佳,决定停止糟蹋自己。
 没有大碍,只是吃喝过度,营养过剩。
 以至于吃什么都没胃口,鹅肝吃到怕、意大利餐吃到腻……
 满桌佳肴也难以下咽。
 一天出席保健产品活动,喝下两杯排毒饮料,拉了一下午。
 于是下定决心维持健康生活,最少一个星期。
 整整一个星期,推掉所有的饭局,尽量回家吃饭,恢复正常饮食。
 餐餐定时定量,吃水果。不熬夜,睡眠足够。
 7天内还做了三次运动。
 好几年没有这么健康过,果然身轻气爽,舒服很多。
 一星期的自我测试总算顺利度过,转眼又是星期一。
 健康过日子,还能够持续多久?

Friday, June 22, 2007

向前看

 很快已是星期五,提醒自己:
 写了整个星期,关于老电脑的书写也该告一段落了。
 Stop being an old geek。
 吃喝玩乐,可以谈的话题很多。
 电玩科技已经是天花乱坠,还在大谈文本游戏。
 已经是新媒体时代,还在恋恋平面文字。
 大家都在Second life,我还停留在Sim City。
 世界已经iPod了多少代,我还在想念Apple II。
 把读者都赶走以前,回到现实世界。
 逆着世界潮流,无法向前进。
 但是有时在想,来到这里的读者,到底要看什么呢?

Thursday, June 21, 2007

老苹果

 谈到文本游戏,应该是80年代初的事情。
 前面谈起购置第一台电脑已经是90年代,因此准确来说,与电脑的最初接触还要提早10年。
 家里最早的电脑是一台Apple II,那是哥哥的电脑。
 那个年头电脑还不流行,同龄朋友都在听歌看电视,我却沉迷在非常另类的电脑世界。
 后来哥哥去了美国追求他的电子梦想,那台苹果电脑也不知去向。
 内心深处却对电脑拥有深刻印象,或者说美好的童年回忆。
 直到自己有能力购置一台486电脑,已经是大学毕业,电脑软件硬件也都已改朝换代。
 加入报馆一看大家都在使用小麦金塔,熟悉的苹果标志,无比亲切。
 小小的Mac Classic容量很小,画面是黑白的,屏幕与主机合为一体。
 除了打字,什么都做不了。
 淘汰时廉价买回家去,摆在案头。
 短短几年内麦金塔凭着iPod、iPhone蔚为流行,我都不曾心动。
 守候着那台老苹果,等着它有一天成为古董,身价百倍。

Wednesday, June 20, 2007

文本电玩

 缅怀old game,我可以一路追溯到很远很远。
 最早还玩过所谓的text based adventure game。
 现在说起来,年轻玩家绝对难以想象,就算是与我同龄的朋友也很少玩过。
 整个游戏以文字来显示,没有任何画面声响。
 纯文字的叙述,有点像小说,却又不是被动阅读,而是积极参与。
 比如说,游戏会以一段一段的文字告诉你,现在处于什么环境,周围有什么东西。
 玩家就要打入简单的文字指示,如open door,go west,check inventory等等。
 游戏也会根据你的指示,作出回应。
 不断地尝试探索,走对了故事就能够继续发展,不同的走法也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形式和玩法与今天的冒险游戏非常相似,可说是冒险类电玩最早的形式。
 游戏结构庞大,情节复杂,投入其中以后,把arcade式游戏都置之脑后。
 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怀念那种感觉。
 好玩的游戏,未必要有最逼真的效果、最精致的画面。
 完全的文字游戏,无穷的想象空间,别有一番趣味。

Tuesday, June 19, 2007

灰飞烟灭

 下载了好几个以前喜欢过的电脑游戏,存放硬碟中收藏。
 沉迷过的游戏很多:Sierra的Quest类游戏、Sid Meier的各种模拟游戏、不同版本的三国游戏、各款的sim系列……
 打开一个当年的Civilization II,今天看来已经是画面粗糙。
 游戏一开始却马上进入状况,同样的投入快乐,一连数天。
 也不过是十多年前的事,每款游戏都曾投注无限激情。
 每款游戏不断推出的新版本,都令人趋之若骛。
 不断地追求跟进,意味着电脑记忆与内存也要随之提升。
 一张张的磁碟顺序存入,往往只是缺了一步,游戏就不能顺利运作。
 有时装不下,有时打不开。 游戏永远走在最前端,永远需要最先进的电脑。
 总不能老是为了游戏频频提升。
 渐渐地被远远抛在后头。
 十多年后进入游戏网站一看,曾经的最佳伙伴如今居然还能找到。
 当年的庞大软件,今天看来只是小小file size。
 数分钟内完整下载,想起当年如何的伤脑筋、如何的花时间,种种的耗钱费力,恍如隔世。
 瞬息万变的游戏世界里,老旧游戏早已遥远。
 还在缅怀当年的用户,网络上称为“骨灰级玩家”。
 短短十多年,曾经的大型游戏已经是轻如飞灰,曾经的精彩绝伦确实已灰飞烟灭。

Monday, June 18, 2007

冷热周末

 一连几个周末,都想要融身闹市感受热卖会的热潮。
 眼看热卖会那么沸腾,购物人群大包小包,停车场大排长龙。
 处处挂起减价标志,橱窗商品花花绿绿。
 结果都是逛不到多久即身心疲惫,坐下来喝咖啡然后空手而归。
 在不同商场试了几次就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强求。
 热卖会的沸腾与内心的冷感不成正比。
 想起前几天和诗慧谈起王文华的“纽约人”和“法国人”论调。
 已经过了35岁的我,还想做分秒必争、打拼追赶的纽约人,已力不从心。
 尝试做优雅慢活的法国人,却不甘寂寞。
 最佳休闲活动毕竟还是回家坐在电脑面前。
 不耗体力,也可以大战几个回合。
 不需消费,又可以拥有许多。
 不需出门,却已经走遍世界。

Friday, June 15, 2007

电脑初体验

 现在想起当初购买的第一台电脑,真的是非常昂贵。
 170MB好像还是后来提升以后内存,刚买时容量更小,什么都没有。
 Sound Card、Speaker、cd-rom drive,都是后来另购,就连中文软件也要另付$500+。
 零零散散加起来已经要超过$3000,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数目。
 那个年头,在快餐店打工每小时$1.90,在音乐中心教钢琴每小时$5,在报馆实习一个月也只有$200+。
 那时花钱非常小心,每餐饭都要斤斤计较,买电脑时却毫不手软。
 刚踏出校门,终于存下一笔钱可以买一件真正想要的东西,很有满足感。
 房间里摆着一台电脑,感觉生活顿时高科技起来。
 学用各种软件,练习中文打字,购置各种游戏。
 那台电脑陪伴我整整十年,到了后期什么软件都已无法使用。
 我还在守候着它,当一台过气打字机。
 多少代电脑已改朝换代,后来因为搬家而把它淘汰,已经是送人也没人要。
 无比惋惜地给了加龙古尼。
 那一堆破铜烂铁,拥抱过多少流金岁月。

Thursday, June 14, 2007

文档大挪移

 硬碟空间变得那么方便廉宜,是以前所难以想象的。
 最早的一台电脑,使用的还是5寸磁碟。
 整台电脑好像只有170MB内存,还不到今天的一个thumbdrive,价格要超过$2500。
 更糟的是,3寸磁碟渐渐地成为主流,5寸磁碟眼看就要无法使用。
 赶在完全淘汰以前,把存放在旧式磁碟里的文件,逐一转移到电脑硬碟上,再逐一存放在3寸磁碟里收藏。好不容易还把使用DOS的文档,逐一转换成windows兼容格式。
 加入报馆以后,用的又是小型麦金塔电脑。
 文件同样存在3寸磁碟,与家里的PC却不兼容。
 一片一片的磁碟收了一大叠,一出报馆就无法使用,必须拿到编辑的大电脑上逐一转换。
 气起来干脆买了一台imac,还特别装置一个disk drive,专门用来处理报馆的打字稿。
 很快报馆却又改用了PC,imac失去用武之地,当摆设品。
 几次更换电脑以后,连3寸disk drive也没有。
 以前的文档需要查阅使用,必须找一台有disk drive的电脑,把文章找出来,放在电脑硬碟,再抄进thumb drive,拿到自己的电脑上使用。
 找一天要把imac上的所有文件,把数十张3寸磁碟里的所有文档,搬到最新购置的超级硬碟。
 20年来的文件文档,搬过多少台大小电脑,经历过多少格式转换,耗费多少时间精力。
 而今终于可以近乎神奇地集中存放。
 小小硬碟,只在掌握之间。

Wednesday, June 13, 2007

爆发户

 买了一个超级硬碟,比整台电脑的容量还大。
 把所有文件backup一份,把照片和各类文档抄写进去。
 剩下还有很多空间,三几年内预计也不会用完。
 从此可以放心拍照,胡乱下载,不需担心电脑爆满难清理。
 突然觉得世界很大。
 购买外置硬碟的动机很简单:下一次再要变换座位、更换电脑,可以轻松搬动。
 电脑里文件很多,每次backup要找电脑部同事帮忙,要耗费半天时间。
 有了这台硬碟,几分钟内可以搞定。
 基本需要解决,剩下还有大片空间,可以奢侈挥霍。
 以前散放在光碟、thumbdrive、网络的文档,都可以集中存放。
 以前想要拥有又怕占用空间的图文、音像、动画、游戏,都有足够空间收藏。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可以拥有。
 前所未有的自在宽裕,有一种爆发户心态。 

Tuesday, June 12, 2007

日行万步

 计步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计算脚步。
 参加跑步运动获赠一个,天天带在身边,计算一天走过的步伐。
 才发现原来自己不只缺乏运动,连日常走步也远远达不到健康标准。
 一天到晚,包括外出用餐与采访,平均步行2000步,0.5公里,燃烧20多卡路里。
 清楚记得,专家建议的健康标准是每天一万步。
 访问过的一个医生指出,控制体重很简单:计算每天消耗的能量,必须超过摄取的能量。
 说来轻松,如今认真一算,20多卡,只相等于一口白饭。
 以步行数目来算,走动范围如此有限,再怎么来回踱步,也达不到标准。
 心有不甘,晚上在家居附近小公园里一圈圈步行。
 深夜走得满身大汗,一看也只达到3000多步。
 明天又要从头算起。
 日行万步,谈何容易。

Monday, June 11, 2007

乌节晨跑

 星期天大早起身,参加乌节路上举行的Anlene Orchard Mile。
 从Dhoby Ghaut跑到Orchard MRT,1.6公里。
 跑不到几步即达到终点,最适合又想运动又不想太过劳累的都市人。
 浩浩荡荡跑到终点,再慢慢走回起点,也不过是3.2公里。
 前后不到1小时,也算是挥洒汗水。
 找个地方想要坐下来休息,喝口水。
 结果咖啡$4+,整套早餐(包括咖啡)$6+,还是全套划算。
 面包、牛油、马铃薯、鸡蛋、乳酪、pancake……
 边吃边拿出赛前启动的计步器,前后8000多步,消耗200卡路里。
 200卡,只相等于两片面包吧?
 瞪着满桌丰盛早餐,折腾一上午,白忙一场。

Friday, June 08, 2007

神厨

 认识神厨这么多年,第一次登门拜访。
 神厨住在“货仓”里。
 所谓货仓是一间双层排屋,存放古董的地方。
 家人另有居所,神厨守着心爱古董。
 整两层楼,从地板到天花板,几乎所有空间都囤满了一箱一箱的物品。
 剩下楼梯和走道,通往卧室。
 卧室里只有一张床,随意摆放的桌椅也是古董。
 哪个箱子里存放哪些宝贝,只有神厨自己知道。
 看着他满头大汗地翻箱倒箧,心里有点感慨。
 以往见面都在餐馆,堂皇气派。
 今天来到货仓居所,联想到以前访问过独居老人的一房式租屋。
 同样是地板到天花板的满屋杂物旧货,同样只留下狭窄走道与睡觉空间。
 但眼前的朋友是才华洋溢的神厨,身边堆积的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看着他深锁的眉头、执著的眼神,难以理解。
 有时真的不知道,理想与坚持究竟是为了什么。

Thursday, June 07, 2007

度年如日

 还在准备过端午节,已经听到公关朋友在谈论中秋。
 下个月,记得来吃月饼。
 月饼?!
 清明节好像才过了不久,什么时候已经进入秋天。
 才刚刚庆祝周年生日,沉湎于一年伊始的气氛。
 没来得及憧憬未来,中秋一过,马上要收到圣诞节资料。
 度年如日,一年就这样走完。

Wednesday, June 06, 2007

倾销

 没有逛书展的动力,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久前买的一批书还没看完。
 那是大华大众结业以前买下的几本书。
 近几年来买书少了,但是看到大批书籍贱价倾销,忍不住还是买了一些。
 大华大众开张,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当时还出席了开幕仪式,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满新书,情绪高昂。
 感觉才刚刚开始,转眼已看到结束。
 结业前的凌乱,对照脑中记忆犹新的开张画面,不胜唏嘘。
 多种书籍每本$5,物超所值。
 满载而归,却没有检到便宜的轻松。
 手里沉重,心也沉重。

Tuesday, June 05, 2007

书展

 看报纸才意识到书展已经落幕,错过了。
 周末挤不进商场,平时抽不出时间,一晃眼展期已过。
 一年一度的书展,对我来说曾经是每年6月的重点活动。
 从早期的华文书展,到后来的世界书展。
 还记得最早的书展是在仁定巷报业中心举行。
 那时还是学生,报馆离家不远,却没有交通直达,走得满身大汗,却很有满足感。
 后来书展去到世界贸易中心,整一个多小时车程,同样是长路漫漫。
 再后来书展来到了新达城,交通更方便,规模更庞大,人潮也更汹涌。
 书种从华文扩展到世界,展品也从书籍发展到文具、礼品、电子用品、教育工具,甚至宗教。
 买到的书却渐渐少了。
 看着它声势一年比一年浩大,却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
 像日趋生疏的老朋友,渐行渐远,终于失之交臂。

Monday, June 04, 2007

忠实读者

 滨华三美女,在公在私都是《我报》忠实支持者。
 话说某天饭局谈起周年派对,还未收到邀请,已经在讨论着要作什么装扮。
 同桌当中,名嘴安娜反应最快:什么都别穿,只要把《我报》穿在身上,保证出位!
 一桌人聒噪笑闹,酒足饭饱后各自回到工作岗位。
 下午却收到电邮:小妹已经找了好多报纸,正在剪剪贴贴……
 真的吗?
 三位公关当中,最年轻的小妹不只爱扮美,也最爱搞笑扮鬼马。
 果然派对当晚,突然接到电话,要求工作人员到场外护花。
 当然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带智扬来拍照!
 以为最多是把几张报纸贴在身上,出外一看,却是裁剪合身、别出心裁的一身《我报》装。
 我报的logo贴在前面,庆祝一周年的报头设计,细心剪出来做成肩膀吊带。
 还用心剪下我们几个的photo byline,贴在前胸作装饰。
 带着她绕场一周,闪光灯咔嚓不断,比任何节目更精彩。

Friday, June 01, 2007

终于一周年

 6月1日,终于。
 一周年真的来了,“我”的大日子。
 上午8点的工作交给了实习小妹代劳,晚上躲不过要派对至夜深。
 几个星期来的疲劳轰炸,已经无法像诗慧一样还在活力十足嚷着要穿bikini。
 吵吵闹闹的场合里,又要应酬又要工作,狂欢是很难。
 但是忙碌之余,能够看到很多朋友前来祝贺(而且是真心想来,还准备精心装扮登场)。
 不由地有些期待,也感到欣慰。
 一年前,充满未知地仓促过档,心里确实没有什么把握。
 私底下告诉自己,最少也应该能做一年吧。
 眼看终于一年,仿佛转瞬即逝又好像过了很久。
 一年来虽然换了几次座位也换了工作范围,总算还在《我报》。
 一周年了,然后呢?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