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9, 2008

隐居

 拥挤的人潮、川流不息的车阵。
 上天入地的高速公路、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
 咄咄逼人的不只是客观环境,也包括很多其他层面。
 空间越来越小,已经是无可避免的大方向。
 无法离开这个岛国,就只能接受事实。
 整好几个月来,周末假期都不敢出门。
 出席任何活动,都要再三考虑是否真有必要。
 从以前的喜欢到处探索,到渐渐的足不出户。
 身边的环境改变,心态与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搬家以后,决定在家闭关。
 先从周末做起,慢慢延伸到其他日子。
 大隐于市,寻一方自己的空间。
 没有林泉野径,只能隐居闹市。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狭隘

 日趋狭隘的不只是居所,而是遍及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
 原本宽敞的许多购物中心,近年来都纷纷改成小格局经营。
 比如新达城的galleria部分及2楼IT小区。
 美其名曰充分利用空间、提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
 实际上也就是让消费者在迷宫似的小店阵容里团团转。
 比如莱佛士城,先是把地下停车场的大片停车位割让出来。
 后来也把阳光明媚的宽敞大厅,挤满商店。
 最恐惧的是驶入停车场车道,才发现carpark full。
 没有空位,闸门不开,困在弯弯曲曲的车道上近退两难。
 最后闸门打开,进入停车场找不到唯一的车位,同样晕头转向。
 有时会怀念起早期的莱佛士城。
 那个年代,城里高高冒现的一群建筑,傲然耸立。
 整三层楼的停车位,大厅里有阳光、植物、流水。
 当然还有酒店最高处的Compass Rose,如今也已分割成多间餐馆。
 宽阔爽朗的购物城气派,早已不复再见。
 城市越繁华,空间越局促。
 所谓的提升与进步。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空间

 我喜欢宽敞的空间,对狭隘心存恐惧。
 可惜现代住宅大多是小格局式的。
 有地房产不说,新建的私人公寓都是如此。
 即使是更大的总面积,也同样分割成多个小小空间。
 越大的公寓,房间越多,进屋转来转去,迷宫一样。
 一不小心,恐怕要撞到墙壁。
 我不需要3、4间房,只希望卧室、客厅稍有更多转身余地。
 能不能在同样的1000英尺里,只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
 踏破铁鞋也无法找到,唯一的方案是自行打通,重新设计。
 不想要这样的麻烦,就只能照单全收。
 日趋局促的环境,吞噬了无形的空间。

Tuesday, February 26, 2008

瘦身

 说是upgrade,其实新居没有旧居的宽敞。
 同样是三间卧室,每间各小了几分。
 多了一间厕所、女佣房、洗衣的小空间、走廊……
 没多大用途,却占去不少空间。
 比不上旧居的宽大方正,一目了然。
 卧室里都预先做好了橱柜,占据了放书架的地方。
 旧居两面墙的书籍和储物室里的旧杂志,全放不下。
 原有的餐桌、茶几、电视柜,都显得大了一个尺寸。
 就像腰围变粗以后还想穿下贴身牛仔裤。
 有待努力瘦身,挑战刚刚开始!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家徒四壁

 周末到新居,初步打理整顿。
 东西还没搬,什么都没有。
 就连电灯也没装好,天黑以前必须离开。
 全新的空间里,用心观察感受。
 房子的格局、户外的景观、周围的环境。
 一无所有的屋子里,感觉很是奇特。
 四面的一片空白,从此将慢慢地填入缤纷。
 一天一天,空壳里将置入新的物品、新的经历。
 哪一天填满了岁月痕迹,回想起此时此刻的家徒四壁……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与回忆?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难舍

 昨天拿到了新居的钥匙。
 搬家,想了很久终于即将实现。
 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反而有几分怯意。
 没有太多的期待,更多的是对旧居的不舍。
 办理各种手续,申请水电、电话、停车……
 麻木而忙碌,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巡视着新居的各个角落,患得患失。
 时机成熟,已经到了进入另一阶段的时候。
 旧日种种,却始终挥之不去,舍不得放手。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万象更新

 终于,年过完了。
 十五元宵,热闹捞生,过完这个新年。
 隐隐听到有人在谈论今年的月饼……?!
 吃月饼,吃火鸡,吃年菜。
 仿佛一年已仓促得只剩下三种动作。
 仿佛生活已单薄得只剩下三种食物。
 就这样过完一年,然后又过一年。
 有心改变生活,却一直没有做到。
 今天,且让它成为新的开始。
 收拾心情,跨步向前。
 哪怕只是小小一步。
 也算是等到了新的一天。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河畔旧情

 对于春到河畔,有很深刻的回忆。
 最早的活动是在1987年,地点是在驳船码头一带。
 难得看到新加坡河那么清洁,难得和家人一起逛夜市,灯火通明,格外兴奋。
 陆续几年,庆祝活动越做越旺,换了几个不同地点。
 1993年起移到滨海广场对面的滨海湾,规模更大。
 正好是我加入报馆以后的第一个新年。
 作为商业特辑记者,制作了几年的春到河畔特辑。
 作为文化艺术记者,有一年还支援采访组,报道河畔新闻。
 白天写副刊稿件,傍晚到河畔采访,晚上还要回来赶写第二天新闻。
 那一年最辛苦,对河畔却有最深的体验。
 巴特尔来新加坡以后,最初的几个新年都带他去过河畔。
 自豪地向他炫耀:这是新加坡人的农历新年。
 渐渐巴特尔也成为新加坡人,再后来还成为春到河畔工作人员。
 每年为公为私,一定会到河畔走走。
 却眼看着河畔一年又一年,经不起岁月的磨炼。
 春光易老,春色消褪,春意阑珊。
 时至今日,河畔规模如何、内容如何,对我已不重要。
 甚至今年也已经不去河畔。
 过年写写河畔,其实不是想要批评什么。
 更多的是时过境迁、物事人非的感慨和感叹吧。

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河畔春色

 说到春到河畔,想起一篇旧稿。
 好几年前,定期在某报写言论稿,直到相熟主任不再负责相关版位。
 主任处事阅稿极为小心翼翼,前后三年,计有两篇稿件被她“投篮”。
 丟稿时不忘来电,语重心长:下笔批评时,看看主办者是谁……
 以下节录其中一篇的部分内容(另一篇以后有机会再谈),友情分享。
 在此提醒取稿同事:请不要拿去登在hardcopy报纸上,谢谢!
 虽然说事过境迁,文稿也已部分删除,却还是不想看到文章见报。
 不想辜负前辈当年一番苦口婆心。 


 “春到河畔迎新年”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从新加坡河畔的年货市集发展为滨海湾的综合迎春活动,成为新加坡最大型、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活动之一。
 每年这个时候,会看到主办机构或者报章媒体信心满满,总结出这样的“成绩单”:会场人山人海,盛况胜过往年,吸引了超过XXX万人次参与其盛。
 然而热闹过后冷静想想,春到河畔走一回,到底看到了什么?
 财神爷依旧气宇轩昂,十二生肖灯饰更加明亮,灯火通明胜似往年。但是除了排场更大、到访群众更多,内容素质似乎有走下坡的趋势,令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空洞与疲弱。
 除了大舞台表演,文化村里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吃和特色手工艺品向来是河畔活动的最大号召。如今到访会场,文化村不见了,小吃摊位由咖啡店集团承办,手工艺品摊位规模更小,商品种类与一般的年货摊位没有两样。
 春到河畔每年以中国的一个省份为主题,每年的焦点都是轰动一时,令人津津乐道。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以西安为主题时请来著名的陕西艺术团呈献大型歌舞剧“仿唐乐舞”,一级名厨精心制作陕西风味小吃;以河南为主题的那年,有河南地方小吃师傅施展身手、汴绣展卖摊上展出百多件汴绣绣品,包括《清明上河图》珍贵绣品。以苏州为主题那年,看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观赏苏绣艺术示范、品尝了20余种苏州风味小吃,还请来多位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呈献苏州评弹……
 相比之下,今年的主题明显逊色很多,甚至有敷衍唐塞之嫌。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美食丝毫不见踪影,更没有当地师傅大显身手。找不到介绍地方性风土习俗的展览,更别说是手工艺品示范。大舞台节目也远远不如往年精彩……
来到河畔,除了仰望财神爷等待漫天金箔,究竟还剩下什么?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春到河畔

 周末刚想到春到河畔走走,才意识到已经是最后一天。
 适逢妆艺游行、燃放烟花、封路、人多,只好放弃。
 就这样,没来得及出席,已经结束。
 对于以往年年出席的这项活动,渐渐有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
 你敷衍我,我应酬你。
 河畔随便挂上几件装饰,人群随便走走看看。
 摩肩接踵热闹一番,又过了一年。

Saturday, February 16, 2008

生生不息

 对我来说,捞鱼生从来都是因为工作。
 由于家里没有这个习惯,捞鱼生是在工作以后。
 加入报馆的第一个新年,开始做鱼生特辑,从此年复一年。
 离开早报副刊以后,休息了几个年头。
 很快回到杂志,恢复热闹过年。
 起初的几年非常愉快,渐渐地时局转变、心情转变。
 那年捞完鱼生,急急寻找新的方向,果然柳暗花明。
 加入《我报》,转眼又捞了两个年头。
 渐渐又觉得难以消化,明年还捞鱼生吗?
 未来的日子,还能够再捞几轮?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捞鱼生

 昨天人日,开始另一轮的捞生。
 休息了整个星期,再次捞生,才意识到年没有过完。
 已经转换心情进入新的年头,要执行新的想法、新的计划。
 回头却还在捞啊捞啊捞不停……
 看看日历,还有一个星期,才到正月十五。
 时间有时候过得很快,有时又走得太慢。
 年菜有时候丰盛美味,有时又冗长疲惫。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留念

 拍照留念,是为了以后可以回忆。
 但是以后又是什么时候呢?
 出国旅游拍过的无数照片,什么时候翻看过?
 数码化以后拍照更加容易,轻易留下千万幅画面。
 什么时候会有闲情,打开电脑坐下来逐一回味?
 更何况真正值得留念的片段,早已烙刻心中。
 没有拍照保存、没有铁证如山,不表示遗忘。
 忙起来再多照片也想不起看不见。
 夜阑人静时闭上双眼,幕幕清楚浮现。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影像

 过年前买了一台相机,记录节庆片段。
 多年以来想要拍摄很多东西,一直停在想的阶段。
 其实每年过年多少也会拍照留念,用的都是别人的相机。
 按下快门以后,画面只存在别人的相册。
 很多的美好回忆,从来都没有真正留下。
 今年终于得以随时随地,随意拍摄。
 到处捕捉镜头,收入电脑存档。
 融为浩浩数码档案中的又一串记忆体。
 想想又不明白:
 忙忙碌碌,究竟留住了多少?
 咔嚓不断,是否抓住过什么?

Monday, February 11, 2008

开工大吉

 休息了足足五天,终于又回到现实。
 好象还是第一次,过年连休五天。
 加入报馆这么多年,经常是大年初二上班。
 或者上班一两天后,周末再继续拜年。
 连休的感觉很奢侈,也有点颓废。
 晚上迟睡,白天赖床,三餐不定。
 中午吃早餐,下午吃糕点,晚上又宵夜。
 日常作息都打乱,突然星期一,恢复上班。
 好象回到学生时代,开学的第一天。
 万象更新,振奋情绪中隐藏疲倦。
 年复一年,一切又从头开始……
 开工大吉,穿上红衣摆好橘子,赶走蓝色星期一。 

Tuesday, February 05, 2008

过年

 近几年来,新年总是把自己搞得很累。
 从圣诞节前到正月十五,天天都在恭喜发财。
 真正过年的那几天,只想在家里好好休息。
 早已不需要到牛车水感受新年气息。
 也没有残余精力大扫除布置家居。
 头发只要长度适中即可。
 新衣从衣柜里找一件没穿过的。
 不需要爆竹烟花,不需要春联年画。
 看看电视,睡一觉,睁开眼睛又过了一年。

Monday, February 04, 2008

团圆饭

 吃完收工宴以后,真的也就不再安排任何试菜工作。
 下一顿大餐,也就是自己家里的团圆饭。
 相对于酒楼餐馆的富贵奢华,家里的团圆饭很简单。
 有时是吃火锅,有时是几道比平时丰盛的菜肴。
 吃团圆饭一定要在家,从来都不会去酒楼,甚至也不买外卖年菜。
 家里的团圆饭,从来也没有鱼生,当然也没有盆菜。
 家人是传统而保守的福建人,不跟随其他籍贯的习俗。
 酒楼餐馆再怎么风风火火,不为所动。
 有时会佩服长辈们的坚持,有时也庆幸有这样的固执。
 庆幸自家的团圆饭,不是just another年菜套餐。

Saturday, February 02, 2008

收工

 捞过十多次的鱼生,终于到了收工的时候。
 很喜欢这种欢庆收工的感觉。
 收工了,放假了,关我屁事了。
 吃了一个多月的年菜,写了几十则的年菜介绍。
 看得眼花缭乱的各种鱼生、盆菜、年糕。
 反复对照道道相似的菜名、价格、电话,火眼金睛。
 一不小心放错,读者未必知道,餐馆却马上要来电质问。
 终于,吃完过年以前的最后一餐年菜,完成任务交差。
 下星期虽然还有两个工作日,准备的已经是新年以后的稿件。
 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
 收拾心情,准备过年。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