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6, 2007

休息

 不卖关子了,下星期去越南。
 说了半天还是在邻近国家匆匆旅游,聊胜于无。
 关于下星期的旅程,有更多可以分享,一时却忙不过来。
 谈了这么久的旅行,真的有机会了,却已无暇多说。
 忙于写稿,没时间出门;忙于外出,也就没时间写稿。
 这是我长期面对的一大矛盾。
 不只旅行,日常工作也是如此。
 能够的话,有谁愿意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一言难尽,回来再慢慢聊。
 休息一星期无blog,然后继续谈旅行。:)

Thursday, October 25, 2007

真的去旅行

 不断地谈旅行,有点考验读者的耐性。
 网络读者耐性非常有限,上星期已经有朋友在问:
 到底什么时候出发?到底要去哪里? 
 埋首工作闷得慌了,靠想象旅行自我安慰,寻求心灵协调。 
 真的还想过继续考验自我,就这样一天天谈下去。
 直到真的有机会出国。
 冥冥中老天爷看不下去,会给我这个机会吧?
 听过一个说法:不断地想着什么,什么就会发生。
 没想到机会倒也来得很快。
 下星期出国,来真的。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继续谈旅行

 继续谈旅行,还可以谈个没完没了。
 说完台湾,可以再谈香港。
 香港的二姑一家,有说不完的故事。
 从香港进入中国,南方有祖父的足迹,北方有巴特尔的回忆。
 天南地北,直到天涯海角……
 一天一帖,足不出户也一样可以大谈旅游。
 就像坐在办公室里无法出门,时间一到同样能够交稿。
 谈了整一两个星期的旅游,其实是有点故意。
 也不失为一种宣泄。
 越走不开,越想要夸夸其谈。
 闭门造车,越造越大。
 大而无当,能不能开出大门,上路能走多远?
 那又是另一个问题。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缺席

 久久一次,会从昔日同窗口中听说恩师近况。
 同学们都去看她了,我却一直缺席着。
 以前恩师的课,我是一堂都不缺的。
 甚至不是我选修的科目,也去旁听。
 家里还收着课堂上的录音,已经是无法播放的旧式录音带。
 一直也还收着老师的地址电话,每次去台湾都带着。
 有时连听筒都拿起来了,犹豫着又放下。
 打了电话,总不能只有几句问候。
 上门拜访叙旧,最少一个下午时间。
 行程太匆忙,不敢联络,不敢有所承诺。
 曾经的循循善诱,曾经的无微不至,无以为报。

Monday, October 22, 2007

师恩

 再去台北,也该去拜访恩师了。
 最疼我的老师,离开国大以后,一直都没有见面。
 老师回台湾照顾父亲,已经十多年了。
 师祖也是名师,曾经是三叔的老师。
 三叔客厅的墙上,一直都挂着师祖的作品。
 数十年不见,思念长存。
 偶尔看着师祖墨宝,三叔还说,哪天有机会去拜访。
 后来师祖走了,再后来三叔也走了。
 见面只能在另一个世界,下一辈子。 
 我和老师的会面,不至于等这么久吧?
 闭上眼睛,还能想起恩师房间里的味道。

Friday, October 19, 2007

赴约

 在台湾有太多的约定,多年来都无法完成。
 与表哥的孩子相约,要开车去探访原住民部落。
 姨丈说过要一起去爬山,大嫂约我去台南。 
 前大嫂要带我去澎湖,如今已没有机会……
 想带巴特尔去阿里山搭小火车,想去三毛的兰屿。
 最重要是去到高雄,探望三舅。
 上一次去高雄恐怕已是20年前?
 当年的三舅意气风发,喝酒吃肉,豪气逼人。
 后来听说他生意没落、心情低落。
 再后来健康直线下降,中风、行动不便。
 去高雄已经变得那么方便,没有理由再拖延。
 20多年不见,三舅还认得我吗? 

Thursday, October 18, 2007

冬天去台北

 腾出了时间,还准备去一趟台湾。
 最少要住上三四个星期,沉湎在浓浓的人情味中。
 北投的祖屋还在,常年有空房,只愁没时间。
 台湾的亲人很多,每回时间太短,只能闹哄哄数日即匆匆离开。
 这些年来虽然多次到访,活动范围却极受限制。
 逛早市、逛夜市、吃吃喝喝泡温泉,都在北投。
 最远可以走到新北投,有一间金石堂。
 要见的亲人太多,个个热情十足,忙得连诚品都无法去到。
 (不是因为不想帮人买书才这么说)
 一回忙里偷闲,趁着大家在热闹聊天,溜到街角小书店随便看看。
 不到十分钟,却看到两个表姐在门外探头探脑寻人,只好啼笑皆非地被传召回家。
 给我几个星期时间吧,最好是在冬天。
 暖暖的温泉乡里,诚心诚意,从容欢聚。

Wednesday, October 17, 2007

纸上谈兵

 到洛杉矶办完事情,旅途还没有结束。
 巴特尔有个心愿,想去古巴。
 新加坡到古巴没有直飞,或许可以从洛杉矶前往。
 我自己也有个想法,去温哥华。
 香港表姐一家移民温哥华很多年,一直也没有机会探望。
 两个孩子都工作了吧?上回见面,才刚刚上学……
 难得去一趟美国,北上或者南下,都需要一段时间。
 这样的旅途,纸上谈兵都要说上几天。
 倘若无法卸下工作,根本不可能进行。
 一切要等到退休才开始,还有没有精力奔走世界?
 亲朋好友相聚,要等到垂垂老矣?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故人

 同样是在加州,哥哥住在硅谷一带,大嫂却在洛杉矶工作。
 一北一南,开车也要好几个小时。
 大老远去一趟洛杉矶,不渴望米老鼠,不期待好莱坞。
 最重要是看看大嫂,同时探望一个老朋友。
 童年玩伴,也是中学同学。
 毕业后移居美国,失去联络20多年。
 前阵子老友的母亲回新探亲,一起吃饭。
 随身带着老友的结婚照与生活照,仿佛在交代什么。
 突然觉得,我们都错过了彼此的很多。
 曾经是天天见面,到如今20年还未必能见一次面。
 一辈子还剩下几个20年,还能再见几次面?

Monday, October 15, 2007

迟来的约会

 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是真的有机会放长假,还是有其他的priorities。
 首要目的是去美国探望兄嫂。
 哥哥移居美国已有20多年,期间我只探访过他一次。
 那时他刚离校,从美国东部开了很久的车,移居加州。
 住的是租来的屋子,家徒四壁。
 那一年我正准备进报馆,前往小住了几天,告诉他改天再来。
 后来一年一年过得很快,哥哥购置新居,装修庭院,换了几次新车。
 生活环境改变许多,人生也经历了不同阶段。
 上班、升职、离职、创业、失败、再创业。
 拍拖、结婚、离婚、再结婚……
 我都不曾参与。
 偶尔想起哥哥,回忆还停留在少年时期。
 晃眼十多年,想想还真的难以置信。
 等了这么久,是时候了。

Friday, October 12, 2007

理想的假期

 怎样才算理想的假期,说不上来。
 不知不觉,这几年来的旅行方式改变了很多。
 以前喜欢一次过放长假,现在趋向于把年假切割成多个短假。 
 以前向往遥远的国度,现在更常跑周边的邻近地区。
 以前总觉得假期难得,必须好好策划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多走多看。
 现在更因为假期难得,尽量让自己随心随兴,抓紧机会好好休息。
 以前会精心策划每年想要到访的重要目标。
 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理想目标,经常是心血来潮即兴而行。
 有时候,出发只是为了离开。
 随手抓住一个理由,放下一切再回来。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放长假

 一说想去旅行,收到支持的回应。
 不知道是支持我去旅行,还是支持我放下工作?
 大哥拿了日历走过来,要让我安排年底假期。
 有个大哥当主任很不错,可惜形势所趋,已无法说走就走。
 主任可以放人,前提是工作必须完成。
 我的所谓长假,至少一个月。
 还不包括前后的策划与消化时间。
 放假前后要苦苦赶工,也无法花心思策划与咀嚼旅程。
 赶到最后一分钟,又只能回到原点:躺在泰国沙滩上发呆。
 要走完想去的6个地方,需要足足一年时间。
 主任,可以让我放假一年吗?
 (搞不好大哥真的会答应,可惜大哥的上面还有大大哥……)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想去旅行

 回想起来,足足有六年没放长假了。
 也就是离开早报以后,生活和工作形式渐渐改变。
 每年一度的深度travel,切割成零散的getaway。
 两者之间有很大程度的不一样。
 2001年与朋友相约到法国背包旅行,是最后的一次。
 之后的出国,除了公干、探亲,都是短短三五天的休息。
 想起当年踏出校门,承诺自己每年一趟旅行,两趟短假。
 倘若坚持这项承诺,过去六年来,欠自己六个目的地。
 土耳其、摩洛哥、蒙古、新疆、日本、西班牙……
 哪天狠狠放下一切,想去的地方,逐一走遍。


Tuesday, October 09, 2007

心猿意马

 年轻时,谁不想云游四海。
 渐渐地俗务缠身,心力交瘁,自然就失去了这种野心。
 好几年来,想起旅行,脑中马上浮现的就是马来西亚和泰国。
 距离太远的地方,不可想、不敢想,渐渐就变得想也不想。
 当然每年都有年假,但是请假前后的压力难以承担,久了就不想请长假。
 不知不觉把自己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隘……
 直到近来,顿悟人生也有其他可能,仿佛破茧而出。
 躲开牛角尖,避开死胡同,世界可以变得很大。
 客观的限制抛诸脑后,想去的地方突然多了。
 花花世界,走马灯似地在脑中浮现。
 蠢蠢欲动,心猿意马,一发不可收拾。

Monday, October 08, 2007

与我何干

 Lonely Planet的75%股份,卖给了BBC。
 BBC接管后的新方向,是把LP的所有旅游指南上网。
 上网以后,指南还有人买吗?
 为此,LP迟迟建立不起庞大网站,被其他旅游网站抢了先机。
 BBC接手后,准备大张旗鼓把读者抢回来。
 作为LP支持者,出国我还是要带一本LP指南,hardcopy。
 新东主的作法,却代表了一种无可逆转的新走向。
 同一时候,也看到《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网站放弃付费阅读的消息。
 浩浩网络,资讯已不值钱。
 写稿的人,要花更多心思,去考虑经济来源与广告因素。
 旅游的人,旅游写作的人,今后又何去何从?
 还是LP创办人最聪明。
 Wheelers夫妇卖了股份,卸下职务,从此云游四海。
 世界任它风云幻变,与我何干!

Friday, October 05, 2007

自在生活

 真的不想在你追我赶的环境里,拼搏到最后一分钟。
 假设一个人的事业生涯是40年,原本设想在20年的时候有所改变。
 如今只走了15年,已经在迫不及待,怎可能再把年龄提高。
 退下工作岗位,未必会无所事事,未必将成为社会的负担。
 很多长辈,包括我的父母,退休以后再创高峰。
 收入也许没有年轻时稳定,但基本上问题不大,精神上却更有满足感。
 退休以后可以更自在地选择,从事更轻松、更感兴趣的工作。
 以自己最舒服的步伐,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人生本来就应该如此。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变形金钢

 话说回来,要比赛速度感,我是最擅长的。
 高速公路上我无法开得太快,但是电脑键盘上就不一样。
 工作上一大强项,就是能够把自己化身机器。
 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踩足马力,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惊人的产量。
 完成以后连自己也感到惊讶,不由地质疑:我到底是人还是机器。
 有时会以打电玩的心态自我挑战。
 游戏名称,或者就叫“不可能的任务”。
 进入challenge mode,开始运键如飞。
 完成以后看看时间,算算字数,想想有没有拿到high score。
 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时不时还为创下超级成绩感觉满意。
 后来才了解到其中的毫无意义,甚至潜伏危机。
 久而久之,变身机器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肉身与精神都提出抗议。
 血肉之躯,不是变形金钢。
 可以每天跑步,但是不可能天天赛跑冲刺。
 铁人赛事上一个个倒下的,哪个不是信心满满的运动健将?

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旁门左道

 想起第一次开车去马六甲,走的就不是高速公路。
 那是十多年前,第一次尝试长途驾驶。
 当时的目的地其实也不是马六甲,只想要开车出国试一试。
 没有地图,不认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耐力。
 几个朋友一路北上,避开南北大道,在小城小镇里随便走走。
 在古早咖啡店里吃早餐,在怀旧小商店里回味童年。
 随意停下车拍照留念。
 不知不觉走到马六甲,逛逛老街,天黑了再开车回来。
 回来走南北大道,才发现原来这么快可以抵达。
 后来几次再开车北上,当然马上就开上南北大道。
 速度更快,却让我怀念起初次的悠闲出游。
 好几次走在南北大道上,有个念头要驶入“旁门左道”。
 身边的人会及时阻止:还是赶快抵达目的地,比较放心。
 但我常常不明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达到目的,又如何?
 争取效率、效益、生产力,都是工业化的概念。
 其实已违背了人类的本性。

Tuesday, October 02, 2007

中途离场

 每次工作很累的时候,都在告诉自己:
 快了快了,就快告一段落了。
 就像出席沉闷冗长的会议,告诉自己受不了可以中途离场,心里会好受一些。
 长路漫漫,未必要一路冲刺到底。
 从高速公路上离开,小路叉路各有不一样的风景。
 步伐如果可以从容一些,心情如果可以放松一些,工作其实是蛮愉快的。
 只可惜上了高速公路,不得不踩足油门。
 局促的环境里争先恐后,由不得你有半分松懈。

Monday, October 01, 2007

退休

 如果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三叔连最后几年的清悠也享受不到。
 其实身边与我同龄的很多朋友,都已经在设想着退休生活。
 极其忙碌、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我们都把悠闲寄望在退休。
 工作太忙,回家太累,请假太难,周末要陪家人。
 真正想做的很多事情,只能留到改天再说。
 改天是哪一天?除非是卸下工作。
 别说是出国旅游,需要一段比较完整、不受干扰的时间。
 简单如买回家看不完的书、没时间观赏的VCD,也要推托到退休以后。
 甚至连好好睡觉、慢慢吃饭,都在寄望退休。
 退休以后还剩下多少时间,能够完成一辈子的心愿?
 假设真的能够长寿,还要扣除体弱生病、心智不清、行动不便的年头。
 一辈子孜孜不倦,都是为了将来。
 将来什么时候到来,来到时还剩下多少余辉?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