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河畔春色

 说到春到河畔,想起一篇旧稿。
 好几年前,定期在某报写言论稿,直到相熟主任不再负责相关版位。
 主任处事阅稿极为小心翼翼,前后三年,计有两篇稿件被她“投篮”。
 丟稿时不忘来电,语重心长:下笔批评时,看看主办者是谁……
 以下节录其中一篇的部分内容(另一篇以后有机会再谈),友情分享。
 在此提醒取稿同事:请不要拿去登在hardcopy报纸上,谢谢!
 虽然说事过境迁,文稿也已部分删除,却还是不想看到文章见报。
 不想辜负前辈当年一番苦口婆心。 


 “春到河畔迎新年”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从新加坡河畔的年货市集发展为滨海湾的综合迎春活动,成为新加坡最大型、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活动之一。
 每年这个时候,会看到主办机构或者报章媒体信心满满,总结出这样的“成绩单”:会场人山人海,盛况胜过往年,吸引了超过XXX万人次参与其盛。
 然而热闹过后冷静想想,春到河畔走一回,到底看到了什么?
 财神爷依旧气宇轩昂,十二生肖灯饰更加明亮,灯火通明胜似往年。但是除了排场更大、到访群众更多,内容素质似乎有走下坡的趋势,令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空洞与疲弱。
 除了大舞台表演,文化村里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吃和特色手工艺品向来是河畔活动的最大号召。如今到访会场,文化村不见了,小吃摊位由咖啡店集团承办,手工艺品摊位规模更小,商品种类与一般的年货摊位没有两样。
 春到河畔每年以中国的一个省份为主题,每年的焦点都是轰动一时,令人津津乐道。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以西安为主题时请来著名的陕西艺术团呈献大型歌舞剧“仿唐乐舞”,一级名厨精心制作陕西风味小吃;以河南为主题的那年,有河南地方小吃师傅施展身手、汴绣展卖摊上展出百多件汴绣绣品,包括《清明上河图》珍贵绣品。以苏州为主题那年,看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观赏苏绣艺术示范、品尝了20余种苏州风味小吃,还请来多位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呈献苏州评弹……
 相比之下,今年的主题明显逊色很多,甚至有敷衍唐塞之嫌。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美食丝毫不见踪影,更没有当地师傅大显身手。找不到介绍地方性风土习俗的展览,更别说是手工艺品示范。大舞台节目也远远不如往年精彩……
来到河畔,除了仰望财神爷等待漫天金箔,究竟还剩下什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